心身灵的舒缓治疗2021-11-15 08:50:24
黄先生,53岁,结肠癌III期,病理科医生在他的手术标本里找到71颗淋巴结,逐一在显微镜下判读有没有癌转移,发现总共53颗有癌细胞转移。
手术后他进行了8个周期的辅助化疗。
手术前和化疗中期的“癌指标”CEA都是正常的:2.0(本院仪器正常值参考范围0-3.0);当最后一次化疗结束的时候,复查了一个CEA,意外的是,升高了:4.0。
为此,黄先生拿到自己的抽血报告,没有挂号,也没有被护士拦住,他在医生看诊的间隙,去到诊室请医生解释这个指标为什么升高了。然而他没有获得一个理想的回答。
于是,他“一气之下”,到本院的国际医疗中心(IMC),挂了一个1200元的号,来见我们的教授。
恰好,我作为教授的秘书陪诊。见他坐下来,我试图用眼神跟他打招呼:“嗨,我们见过好多次了呀!”我以为他会当我老熟人,并会很友好的跟我示意。
然而他并不看我,神情很不高兴,开门见山的说,我有个抽血结果,去普通门诊问了两个医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解决不了我的问题,所以我就来见这里了,希望专家您给解释一下。
…
我反思他的话。
是的,他问了两个医生;可以想象,先找空隙问了一个医生,不满意;再找空隙问了另一个医生,还是不满意。医生简短的回答并不能切实解决他心理隐藏的需要。
这时,不同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,比如:
——去病人关系科投诉,医生水平太差,问了两个都回答得不充分;
——去病人关系科投诉,怎么我不挂号就不详细跟我说?不就是看个结果吗?
——生闷气,心里对这家医院失去了信心;
——去请别的医院的专家看一看;
——怒目而视,拍桌子,严厉要求医生务必详细解释到满意为止;
….
庆幸的是,黄先生为了搞清楚心中纠结的“CEA为什么会升高”,尽管也许家境并非富裕,他仍然寻求了一种非暴力非投诉非抱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,支付更昂贵的诊金,去挂一个更高端的号。他非常直接地表达了他的不满,但是他并没有说任何不尊重医生的话。
然而,他实在是误会了。
——因为他原本认为他问的只是一道“简答题”,而实际是一道“综合论述题”;
——在普通门诊,对于没有挂号而直接进诊室的患者,医生有时不好直接拒绝回答他的问题,便选择简述一个比较直接的答案;心中却同时焦急于大厅里还有很多挂了正式号的患者正在等待;此时,便可能“降低了患者满意度”,也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,真可谓两败俱伤。
——他需要跟医生花时间好好聊一聊他心中纠结的疑问;
——在普通门诊,他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讨论;当我们的一线医生无法圆满解决一个问题时,医生同样会向教授求助,而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患者直接出资1200元的诊金。
时间、和人力,真真是最宝贵的资源。
港大医院成立的初衷,便希望向市民保障充分的看诊时间;
为什么需要时间?我们需要听些什么?以黄先生为例。
——他非常想探究“为什么”、“机制”(检验指标为什么会升高?);
——他想问这个结果意味着有问题吗?还是没问题吗?(可是医生既不好直接回答有问题,也不好直接说没问题)
——他对这个指标升高的机理有他自己的想象和假设(“我想象的是,就像一个水缸,细胞分泌的某项物质多了,就会溢出来…”,我们需要告诉他这个思路并不适用于解释这个结果)
——他可能会很担心疾病复发转移;(尽管后来我说请他暂时不放在心上,他满口说他并不担心转移。)
我们给他提供的建议:
——暂时无法准确解释是否是生理性波动还是复发转移导致的升高;
——继续动态观察指标,6周以后复查;
——可以考虑此时复查增强CT或者PET-CT;
…
有人说,你们医院的挂号费太贵了。
有位老爷爷陪老奶奶复诊,他直接告诉我:因为你们这里开CT单也要挂正式号,我就去别的医院做了CT来了,港大医院会花多一点时间给我们解释,这个花100块还比较划算,如果开单也要100块,我就觉得不值了。
我不介意老爷爷的直白。其实开CT单的背后,也隐藏了医生的思考过程:
——我需要给她查哪个部位好?胸部?胸部+上腹部?还是胸部+全腹部?
——是否一定需要做增强CT?还是平扫就可以了?
——如果做增强,老奶奶她会觉得打造影剂的针辛苦吗?过敏吗?肾功能允许做增强CT吗?
——如果查全腹部的CT,以她的检查目标,需要吃泻药清肠吗?如果喝2升的泻药对她来说太辛苦,是不是要在申请单上备注免除清肠?
——这次复查CT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?如果进展了,下一步怎么办?如果是维持现状,怎么办?
…
医生见患者需要有一种仪式感,医生需要做些什么?
——详细阅读或询问他的病史;
——有目标的体格检查;
——了解他一系列治疗节点的转变和转变的理由;
——为他的后续治疗提供恰当的建议并且解释备选方案的利弊,如果有的话;
——整理他的病例择日向教授汇报,有时提交多学科讨论;
——完成一份完整的清楚的病案记录。
同时我也希望患者见医生,也有一种仪式感:
——我向医院支付一定的诊金;
——希望保险为我承担一部分诊金以及其他的医疗费用;
——我按照我预约的时间等候见医生;
——医生会想办法帮我处理我的问题。
…
所以我们的护士会向到达的患者或者家属说,见医生?请挂号吧。
如果患者说,我就简单问个话,也要挂号?
我们的护士可以说:如果希望坐下来好好跟医生谈一谈的话,还是请挂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