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金融观察20152021-02-18 09:52:42
新金融观察
来源 陆家嘴投行
在抢筹万科的资本盛宴中,宝能系横空出世。
宝能系为何钟情万科?王石惊恐地称它为“野蛮人”。
这些年宝能系投资的产业多集中在房地产行业,包括万科在内,曾被宝能系举牌过的上市公司,多数与房地产有关。
这次万科复牌,宝能系能否安全着落成为最大的悬念?
“宝能系”在之前买入大量万科股票时,使用了很高的杠杆比率。现在宝能系又是要罢免管理层,又是指责万科侵害了股东的利益。种种负面消息无疑让万科陷入动荡之中,复牌之后投资者恐怕会入如惊弓之鸟,股价难免遭遇大跌的厄运。目前万科H股已经暴跌了,万科A股复牌后暴跌也是大概率事件,有人质疑,“宝能系”的杠杆资金或许面临“爆仓”风险。
但是,这个把王石逼到死角的宝能系能量惊人,而且幕后老板姚振华完全不差钱,甚至比王石大老板还会赚钱。
为何明知有股票暴跌风险,宝能系仍一意孤行对抗王石?
原因很简单,是王石低估了野蛮人姚振华。
据业内人士预测,万科复盘之后会有2到3个跌停板,私企出生的宝能系能抗住吗?宝能系内部文件给出的答案云淡风轻:能抵御住风险,且资金充裕。
为什么如此底气十足呢?看这一组数据让人瞠目结舌:在动用了逾400亿资金砸向万科之后,姚振华现在手里还有超过300亿资金。他的钱从何而来呢?
宝能系旗下两家核心公司要出场了,它们是姚振华赚钱的印钞机:钜盛华和前海人寿。这两家企业是宝能系资本运作的核心,其中前海人寿51%的股份是由钜盛华持有的,而购买万科这家非常优质的公司的高杠杆资金主要由钜盛华承担。
这些年,宝能系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哪些奇迹?
先来看看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有多厉害,它是一匹资本界的黑马。它的战绩骄人,前海人寿通过两度举牌万科、70亿定增华侨城、举牌天健集团、举仓深振业等一系列举动,让业内刮目相看。
如此激进的手段,如此凶猛的疯狂举动,前海人寿以3年时间走完央企中国平安16年历程,这家险企太厉害了。
而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也不简单,绝对是操盘高手。根据万科公告披露,2015年7月,钜盛华以13.28-15.99元/股买入4.5亿股,8月以12.64-14.06元/股买入4.8亿股,11月以14.37-15.23元/股买入0.65亿股,12月以14.98-19.8元/股买入4.9亿股。
市场据此推算,钜盛华平均持股成本15元左右。即使万科开盘上演跌停噩梦,宝能系也是能扛得住的,扛不住的是小散。
这家2014年净利不过2.6亿的公司,2015年净利已达201.7亿超过万科。它频频增持万科股票,好似一场蛇吞象的游戏。
万科股票跌多少都难以撼动宝能系的宏伟大业?
即便动用了高杠杆融资,钜盛华对今年投资万科的收益率估算仅11%,预计2016年投资收益为35亿元,根本不会影响钜盛华稳定的现金流。因为,财务数据显示,钜盛华2015年实现净利润201.7亿,而万科去年净利润为181亿。万科的业绩并不过钜盛华,对!你没有看错。
更逆天的是,钜盛华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惊人的48.86%。而作为中国最大房企的万科,净资产收益率常年徘徊在20%。可见,姚振华去年赚钱能力胜过王石。
另一方面,钜盛华透露,截止2015年底,其账面货币资金为267.83亿。
总而言之,宝能系操盘万科根本就不差钱,一是宝能系赚钱能力以及速度远超骄傲的王石和牛气哄哄的万科;二是宝能系的现金流充裕,即使万科复牌暴跌,也不会惊慌失措。
这个早年买菜起家的姚老板,在动用了逾400亿资金砸向万科之后,现在手里还有超过300亿资金。姚振华的资金是如何积累而来的?
与传言中的低调不同,姚振华其实是大手笔投资的人。除了大手笔买入万科股权之外,目前宝能集团投资在建、建成的200米以上高楼有8座之多。万科只是他众多投资的一笔预算较大的生意而已。
姚氏帝国的关键点在于深业物流集团的分家,在这过程中积淀了大量资本。即使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,但实际运营场所也在其总部所在的深业物流大厦。
深业物流集团前身为深圳市笋岗仓库企业有限公司,为深圳老牌国有企业。2003年1月,“宝能”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深业物流集团股东名单中,持有25%的股权。但宝能进来后不久,其他股东陆续退出,并将股份转让给“宝能系”的钜盛华实业和深圳市银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。
随后老牌国企深业物流集团开始走向分裂,因为股东之间对公司运营无法持统一意见。最终,内部拆分后,宝能集团约占深业物流43%的股份,并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房屋,在之后快速升值,这也是宝能完成资本积累最关键一步。
到2007年,深业物流彻底成为姚振华的囊中物,宝能系持股100%。
姚振华为此付出2个亿的代价,但是他捡到了棵货真价实摇钱树!他的运气太好了,连王石都害怕他不小心吞并了万科。
公司物业全部位于深圳市区内,其中85%物业位于深圳罗湖区,物业区位优质、地段核心。公司现有物业全部建成后预计价值至少为600亿以上。
10余年,2亿变600亿。姚振华赚大发了。
姚振华的产业有多大?在建项目深业物流中心80万平方米物业,项目竣工后预计市价将超过400亿元,年租金至少21亿,且每年将有10%以上的增长,将给姚振华带来充沛的现金流量。因此,即使万科股票暴跌,姚振华也不担心会差钱。大伙似乎瞎操心了。
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,王石要如何反攻呢?
7月1日,万科A在深交所发布8个公告,包括提示下周一复牌、修改董事会议事规则、修订重组议案、发布业绩等等。
为了保住管理层的地位,王石还抛出了“王炸”!原本在7月4、5号才会发布的6月业绩,这个7月的第一天就被“急着”推了出来。
2016年6月份,万科实现销售面积326.4 万平方米,销售金额424.0亿元。2016年1~6月份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409.0万平方米,销售金额1900.8亿元。
靓丽的业绩报向华润及大小股东证明了万科管理层的能力,是不应该被罢免的。更难得的大概是,在这个华润否决重组提案、宝能要求罢免全部董事的6月,万科仍实现了424亿的销售业绩。
背后有那么多业主买万科的房子支持王石,虽然王石失了威风,但得了人心。
万科要复牌了,广大股东们,刀光剑影,周一见分晓。
如果万科复盘后股价大跌,大股东和管理层有没有应对补救措施?管理层、大股东争权夺利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中小股东利益,谁来对小股东们负责?这些问题,至少在“万科之争”中,还没有人来回答。我们期待有个答案。
文件说明宝能控盘万科不差钱不差帮手
王石低估了姚振华。谁不是呢? 对于万科周一见,市场估算若下跌20%-30%,“宝能系”作为结构化资管计划的劣后级,将被追加保证金,否则将被平仓。 姚振华是否还有现金抗得住万科三个跌停板? 钜盛华内部文件对此给出的答案是:有,且充裕。
来源:山石观市
作者:曹山石
数据让人瞠目结舌:在动用了逾400亿资金砸向万科之后,姚振华现在手里还有超过300亿资金。钜盛华2014年净利不过2.6亿,2015年净利已达201.7亿超过万科。
原本你以为一场蛇吞象的游戏——目前,仅仅一年,蛇已成基因突变后的巨蟒。而诸多央企围绕在巨蟒周遭,是其朋友圈。
现在,来看宝能商业神话。
钜盛华2015年净利暴增76倍超万科
文件显示,在姚振华眼中,万科是一家非常优质的公司——在这一点上,这是他跟王石最大的共同点。
钜盛华和前海人寿是宝能资本运作的核心。前海人寿51%的股份是由钜盛华持有的。
而购买万科这家非常优质的公司,高杠杆资金主要由钜盛华承受。
根据万科公告披露,2015年7月,钜盛华以13.28-15.99元/股买入4.5亿股,8月以12.64-14.06元/股买入4.8亿股,11月以14.37-15.23元/股买入0.65亿股,12月以14.98-19.8元/股买入4.9亿股。
市场据此推算,钜盛华平均持股成本15元左右。
文件给出了更精确的持股成本:钜盛华本部可获得现金股息超过14亿,年现金分红占钜盛华本部的投资成本约4.5%——钜盛华投资成本为311亿。
持有万科194,551.83万股,钜盛华实际持股成本接近16元,为15.98元。
对万科今年的业绩,钜盛华亦有自己的估算。
万科过去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为25%,按此速度,预估今年会突破3000亿。而万科7月1日晚间披露上半年销售业绩显示,销售1900亿,再创历史新高。
万科过去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9%,按此速度,预估今年会约200亿。
钜盛华采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对万科股权进行核算,万科股价变动不会对钜盛华报表损益产生影响,钜盛华每年根据万科净利润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。钜盛华本部按17.60%预计确认2016年投资收益为35亿元,投资收益率约11%。
是的,惹出如此举国乃至全国关注的纷争,动用高杠杆融资,钜盛华对今年投资万科的收益率估算仅为11%。
文件披露,钜盛华经过严格的压力测试,万科股票价格变动,对钜盛华现金流不会产生较大影响。
财务数据显示,钜盛华2015年实现净利润201.7亿,而万科去年净利润为181亿。
更逆天的是,钜盛华15年净资产收益率(ROE)为惊人的48.86%——而作为中国最大房企的万科,常年ROE徘徊在20%,而2012年、2013年达到的阶段性高点也不过21.45%和21.54%。
从这一点看,姚振华去年赚钱能力胜过王石。
另一方面,钜盛华透露,截止2015年底,其账面货币资金为267.83亿。
而万科去年12月7日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,截至2014年12月31日,钜盛华总资产为283.13亿元,总负债达到96.37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34%,全年净利润仅为2.62亿。而当天万科市值已高达2699亿元,资本市场惊叹这是一场蛇吞象的游戏——目前,仅仅一年,蛇已成基因突变后的巨蟒。
相关工商资料显示,今年3月3日和3月7日,姚振华先后累计向江苏银行深圳分行和华福证券质押37亿股钜盛华股份。
结合周末和前海人寿和宝能高管的交流,截止目前,姚振华旗下公司掌握的货币资金逾300亿。
换言之,宝能控盘万科不差钱。
让利逾50亿结交央企华融
一个几年前不声不响的潮汕老板,在动用了逾400亿资金砸向万科之后,现在手里还有超过300亿资金。
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,姚振华哪来这么多钱?
姚氏产业帝国开始的关键节点,就在于原深圳国企深业物流集团的分家,在这一过程中积淀了大量资本,也是宝能集团完成资本积累最关键一步。
深业物流集团前身为深圳市笋岗仓库企业有限公司,成立于1983年,为深圳老牌国有企业。
深圳笋岗,这里是宝能创始人姚振华的发家之地,也是其资本运作的大本营。直到今天,宝能集团总部依然扎根于此。
即使宝能系的前海人寿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,但实际运营场所也在其总部所在的深业物流大厦。
2002年10月30日,这一天是姚振华人生的Big Day。他第一次从香港新笋投资有限公司手中,获得深业物流25%的股权。
2006年12月21日,深业物流召开2006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,拆分公司,一分为两公司:新设公司为深圳深业恒发物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,股东为深业控股(深圳)有限公司及内部职工;存续公司为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股东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、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深圳市银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。
到2007年,继承原公司46.5266%财产和名称的新公司——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彻底成为姚振华的囊中物,持股100%。
姚为此付出的资金成本为2个亿左右,其中第一次实收资本为7479万。他捡到了棵货真价实摇钱树!
“公司物业全部位于深圳市区内,其中85%物业位于深圳罗湖区,物业区位优质、地段核心。按照深圳目前的市场行情及周边同类地产价格,公司现有物业全部建成后预计价值至少为600亿以上。”这是宝能现在内部对深业物流的估价。
10余年,2亿变600亿。
其中,在建项目深业物流中心80万平方米物业,一期今年竣工,全部预计明年投入运营。项目竣工后预计市价将超过400亿元,全部投入运营后,年租金预计至少21亿,且每年将有10%以上的增长,将带来充沛的现金流量。
宝能控股制定的2015年-2019年的五年发展规划中,其对自身的愿景定位是房地产行业综合物业开发和运营的领跑者。
这和万科的发展基本一致。
而这次重组,深铁欲成万科第一大股东,就是提供了前海国际下两块地,估值456.13亿。
同样的交易标的资产,宝能也能如数提供。
这一切都是巧合吗?一家公司进行几百亿的投入,长时期的准备,不会只是来做个二级市场的炒股人士。
更有意思的是姚振华的朋友圈。
2014年3月27日,深业物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,同意鹏华资产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新股东,并同意其增资7555万,取得10%股权——公司估值仅7.5亿。
2015年6月30日,深业物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,同意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向公司增资,增资不超过五亿,持股比例为10%——公司估值一跃成50亿。
这一切发生在举牌万科前夕。
按今年持有600亿物业的估值,深业物流相当于向央企华融(中国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)旗下的信托子公司让利逾50亿。
有趣的是,到今年3月27日,深业物流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,同意鹏华资产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将其2014年获取的股权又全部转让给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。这一次,价格未知。
而去年万科股份争夺正酣时,正是鹏华资产出手相助姚振华。
2015年10月15日-11月9日,钜盛华将持有的万科7.28亿股无限售流通A股,质押给鹏华资产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,占万科总股本的6.59%。这7.28亿股股票的估值不得而知,但应在百亿元上下。10月15日-11月9日,万科A股股价震荡上行,收盘价介于13.23-14.40元间。若以中间价13.82元估算,此番质押股权价值100.61亿元。
截至目前,姚振华的朋友圈既有华融、信达等央企,亦有浙商银行、鹏华资产等金融金主。
借助这些朋友圈,姚振华准地使用了股权质押、融资融券、收益互换和分级资管计划等四大融资杠杆工具——几乎涵盖了目前资本市场能够合法使用的所有杠杆手段,给市场上了一场资本运作的大课,借力打力,环环相扣,精彩绝伦。
纷繁文字,讲述至此,可化为一句话:姚振华占得先机,举牌万科,若无外来强大阻力,要完全控盘万科不差钱不差帮手。
7月1日晚的万科系列公告,无非是对6月18日公告的说明和修正,方案仍需股东大会表决。
股东敌我分不清,也完全不会信任,可能是王石为首的管理层鱼死网破的对策——如果不通过,管理层应该都会陆续辞任。
将来的大股东进来若会秋后算账,不排除司法追溯管理层经济问题。
暂时放过一马,然后彻底搞臭——这个怕是现管理层内心最怕的事情。
版权说明: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,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,谢谢!
关注新金融观察,会使你与时俱进。在金融改革的大时代,永不落伍。
更多金融业资讯、创新、PE/VC、IPO、三板、并购重组、银行、信托、债市、项目融资、资产证劵化、基金管理、融资租赁、小贷、互联网金融等,学习、交流,尽在《新金融观察》平台微信公众账号:xjrgc66。